新闻资讯
爱游戏ayx官方入口:8888元婚宴预制菜再添铁证!监管已立案后厨更恶心罗永浩发声
来源:爱游戏ayx官方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31 00:57:43
8888元婚宴预制菜再添铁证!监管已立案后厨更恶心罗永浩发声

ayx官网登陆:

  线万在上海办场婚礼,结果端上来给客人吃的,竟然是带冰碴子的预制菜!事情出了之后,酒店不光不认账,还发律师函吓唬新人,逼他们删帖子。

  一开始看酒店这么硬气,还以为他们是真被冤枉了,或者是新人故意挑事儿。可现在事情越闹越大,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
  网上慢慢的变多网友开始爆出更多内幕,连罗永浩都表示要插手这事儿。现在监管部门也已经介入调查了。可是没有想到,这种时候居然还有人说是新人想讹钱……

  “咬开流沙包的瞬间,冰碴子直接扎舌头!” 上海新人小李(化名)的婚礼记忆,被 37.98 万元的天价账单和一桌冰冷的预制菜彻底打碎。

  10 月 19 日,这场在中优城市万豪酒店举办的婚宴,本应是亲友见证幸福的盛典,最终却变成全网声讨的食品安全闹剧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面对铁证,酒店非但不道歉,反而甩来律师函索赔 50 万,直到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才慌了神。

  这场风波早已埋下伏笔。一个月前,罗永浩一条吐槽西贝 “全是预制菜还贵得恶心” 的微博,刚把餐饮业的 “工业化伪装” 撕得粉碎。

  当时老罗公开悬赏 10 万元征集证据,呼吁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,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 “三连起诉警告” 形成激烈对抗。最终西贝承认部分菜品 “隔夜使用”,致歉并承诺整改,可这声道歉显然没传到上海这家国际酒店的耳朵里。

  小李夫妇当初选中这家万豪旗下酒店,正是冲着 “国际连锁” 的招牌和销售 “百分百现做” 的承诺。试菜时尝到的鲜嫩白切鸡、入味清蒸鱼,让他们毫不犹豫签下 43 桌婚宴合同,单桌 8888 元的价格在上海虽不算顶级,却也远超普通宴席标准。

  “婚宴是一辈子的大事,亲属和朋友都来,图的就是个体面。” 小李提前两天付清全款,满心期待着完美婚礼。

  意外在婚宴开席后半小时爆发。先是长辈咬了口流沙包皱眉:“这馅怎么冰牙?” 接着有人发现白切鸡 “咬不动”,仔细一看,鸡肉纤维里裹着没化透的冰碴,瓷盘底还沉着淡粉色血水。

  清蒸鱼更是暗沉发腥,筷子一夹肉质就散,连本该滚烫的海鲜拼盘,底下的贝壳竟是空壳凑数。“好好的宴席,大半桌菜没人动,亲友们都在小声议论,我脸都没地方搁。” 小李的妻子当场红了眼眶。

  察觉到不对劲的新人要求查看后厨,却被服务员以 “后厨禁地” 为由阻拦。直到婚宴结束趁乱闯入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震怒:本该热火朝天的灶台区冷冷清清,油锅根本没开过火,地面满是污水和烂菜叶,货架上整齐码着一箱箱预制菜 ——“冷冻熟制大明虾”“即食八宝饭”“德式咸猪手”,包装袋上的名字与菜单一一对应,部分生产日期还是三个月前的。

  更离谱的是,操作台上未拆封的预制菜与塑料袋混放,刀具上沾着不明污渍,绝对没五星级酒店该有的卫生标准。

  10 月 20 日,小李将后厨视频和菜品照片发到社交平台,短短 4 小时播放量突破 300 万。网友算的一笔账戳中痛点:按行业标准,8888 元 / 桌的宴席食材成本至少该占 40%,但预制菜成本能压低至 3500 元以下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酒店单桌净赚超 5000 元,43 桌纯利润近 22 万。

  一位从业 20 年的老厨师留言佐证:“现做白切鸡绝不可能有血水,预制菜复热时温度没跟上,才会出现冰碴子。”

  就在舆论发酵时,酒店的操作让矛盾彻底升级。10 月 22 日,小李收到律师函,被指控 “发布不实信息诋毁商誉”,要求 24 小时内删帖道歉,否则索赔 50 万。

  有网友扒出,这家酒店其实是加盟店,此前杭州分店就曾因卫生问题发函威胁消费者 —— 有顾客一晚换 5 间房都发现床品有虫子,投诉后同样收到 “诽谤警告”,最终只能自认倒霉。

  酒店的嚣张态度引来了罗永浩的关注。10 月 23 日,老罗在社交平台 @该酒店官方账号,甩出西贝整改前后的对比图喊线 万买冰碴菜还敢发律师函?敢开放后厨让全国人民看看吗?” 这番追问让事件热度再攀高峰,话题 #万豪婚宴预制菜# 登上热搜,阅读量超 2.1 亿。

  压力之下,上海市监局于 10 月 24 日正式立案调查,执法人员现场查获了与婚宴菜品对应的预制菜包装袋 27 箱。令人玩味的是,调查当天,酒店官方账号悄悄隐藏了所有宣传视频,此前 “现做现炒” 的承诺话术也已下架。截止至发稿,酒店仍未公开致歉,仅回应 “正在配合调查”。

  这场闹剧撕开的,是整个餐饮行业的 “预制菜知情权困局”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国内 70% 的餐饮企业都在使用预制菜,其成本比现做菜低 30%-50%,但多数商家选择隐瞒。

  问题根源在于监管空白:目前仅有广东、江苏等少数省份试点预制菜标注,全国性强制标准尚未出台,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的 “知情权条款” 难以落地,消费者维权往往面临举证难。

  “我们不是拒绝预制菜,是拒绝被当傻子。” 网友的这句评论道出了关键。正如某头部餐饮品牌的成功实践:用区块链技术让我们消费者扫码查看预制菜成本,从食材采购到冷链运输全程透明,反而提升了复购率。

  预制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,工业化生产本可减少相关成本、保证标准化,但当商家用 “现做” 的噱头收割高价,用律师函压制质疑,就突破了诚信底线。

  如今西贝的整改还在进行,上海万豪的调查仍在推进,两场风波早已超越单一事件本身。对商家而言,37 万婚宴的教训足够深刻:律师函挡不住真相,品牌信誉比短期利润更重要;对行业来说,是时候建立透明化标准了 —— 预制菜不可耻,隐瞒才可耻;对监管部门而言,加快出台全国性标注法规,让我们消费者 “明明白白消费”,才是终结乱象的关键。

  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信任危机,最终会走向何方?37 万婚宴能否换来公道?你觉得预制菜该强制标注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。